新闻
图片
视频
活动项目
捐赠
关注木兰微信
扫描二维码
首页
关于木兰
机构信息
木兰足迹
业务架构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视频中心
木兰相册
木兰工作
女工工作
儿童工作
社区服务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木兰动态
媒体报道
捐赠公示
支持我们
项目捐赠
新闻中心
木兰动态
媒体报道
捐赠公示
首页
>
新闻中心
“卫生带是粉色的,卫生巾两块五一包”|姐妹书写
2025-07-23
上初一的时候,有天早上起来穿衣服,看到褥子和内裤上的“血迹斑斑”,吓我一跳。我咋咋乎乎地喊在饭棚子里做饭的奶奶,奶奶闻声过来说:“哎呀,你来月经了呀。”边说着话边在被摞里摸出包零钱的手帕:“你别动,等我去供销社给你买卫生纸”。 不一会儿奶奶买回来一卷卫生纸,还有一个“卫生带”。奶奶拿来干净的内裤让我换上,再教我怎么用卫生带。天呀,“月经”这东西悄无声息地就来了,还那么“恐怖”,那么“恶心”,走路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垫屁股上的卫生纸掉下来。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 | 用彩布、纽扣和毛线,拼出我眼中的你
2025-07-23
6月15日,木兰花开的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让爱与默契在拼布与笑声中悄然绽放。
活动伊始,爸爸和孩子们化身“蝴蝶”与“花朵”,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展开趣味追逐。简单的游戏瞬间打破陌生感,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
随后,爸爸与孩子背靠着背,开始关于家庭的默契大考验。有人自信击掌,有人挠头大笑,还有的有的爸爸和孩子信誓旦旦地说出相反的答案。这个环节不仅考验父子/女的默契,更让许多爸爸意识到——他们对家庭的了解,可能不如孩子细致。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 | 当性教育发生在具体、切近、当下的日常生活中
2025-07-23
在北京步入夏天的5月,木兰花开联手希希学园的韩雪梅老师共同开展了2025年第二期面向家长姐妹们的线上性教育课程。在此前的第一期课程中,韩老师从性、性别、两性平等意识等基础性理念入手,普及性教育不仅关乎生理安全,更应关注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而此次第二期课程中,韩老师从情感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两大方面切入,着重探讨学校、家庭和网络这三个孩子与家长将共同面对的主要生活场景,深入分析具体的问题与情境。
详细...
分享
有人说“倒霉、姨妈、事儿”,我就说“月经、月经、月经”|姐妹书写
2025-07-17
月经,几乎伴随女性一生的记忆。就快迈入不惑的年纪,我才开始郑重的正视它,回想起关于月经的那些点滴。
五六年级的时候,身边会有月经初潮早一些的女生,她们的裤子上会染上经血,一些男同学或者女同学就会在后面指指点点,嘲笑或是无心的作为课余的聊天内容。而漏到裤子上的女生则一整天都惴惴不安,衣服的下摆拽了又拽,如果是秋冬天会把外套脱下来系在腰上。盼望着放学。
现在,当我看到我所见的部分儿童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性教育课程,我就在想,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要是能有儿童性教育课的科普和讲解,就会为许多被月经困扰的小学女生、初
详细...
分享
“木兰花开”公益展览与纪实话剧暖心启幕,传递来京女工正能量
2025-07-17
5月4日,由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主办、北京·晓剧场协办的基层流动女性系列活动于北京市昌平区晓剧场暖心启幕。本次活动以“女性和她的物”主题公益展览、纪实话剧《从清晨到夜晚》为主要内容,展现在京基层务工女性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详细...
分享
从“他乡”到“归处”:流动女性在公益赋能中寻找城市归属
2025-07-1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流动人口超过3.7亿,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加超过1.5亿,增长69.73%。据了解,流动人口中的流动女性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子女教育资源等,选择跟随丈夫来到大城市工作。
漂泊的不安定感,社会关系的改变,工作压力,职场欺凌以及“丧偶式”育儿等等,让来自基层的流动女性在大城市中感觉“融不进”也“回不去”。
为了帮助基层流动女性更好地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增强她们的自我认同感,看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成长,木兰花开持续十五年在流动人口社区开展流动女
详细...
分享
记忆与话语,亲密共生:展览《看见她的人生》
2025-07-16
两年前采访丽霞姐,也是因为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木兰”)来成都做流动女性主题的展览。展览中的每件物品都承载着回忆,在记忆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瞬间,我感受到比言语更真实的力量。
与丽霞姐的一访中,我们聊到流动女性的文学创作,以及婚姻、生育与中国的女性流动社群的发展状况。在当时,资金问题和疫情让社群面临着困难的局面,丽霞当时的愿望是希望木兰能够“活下来”。
如今,木兰不仅活了下来,还带着新的展品回到了成都。
半个月前,当代艺术中心策展团队收到了丽霞姐从北京寄过来的展品。结合木兰巡展新增的内容,
详细...
分享
陈伟杰、周彦志 | “结构—行动”视角下的赋权与倡导:一个面向基层流动妇女的应用戏剧实践变迁研究
2025-07-16
作为社会工作实践工具的应用戏剧具有赋权与倡导双重功能,但不同应用戏剧形式的功能差异以及赋权—倡导关系问题并未受到足够关注。本文以北京M社工机构近十余年中引入应用戏剧方法服务于基层流动妇女的经历为例,在“结构—行动”视角下关注M机构由社区剧场转向游戏剧场的实践策略和结果。不同的应用戏剧有不同的内在赋权—倡导关系结构,同时,M机构作为基层民间组织也受到物质结构条件的掣肘。受这些内外结构条件的影响,在M机构开展的社区剧场中,赋权与倡导目标存在紧张关系从而无法得到兼顾,直接赋权的目标实现部分受阻;而对戏剧舞台效果
详细...
分享
地丁花和木兰花:社区剧场不会带来变化,但它召唤社会的变革 | 赵志勇
2025-07-16
我在十五年前最初接触到中国大陆工人群体中的社区剧场,这个经历对我至关重要。在此之前,我博士毕业已经四五年,在学院里从事着一份戏剧理论的教学工作。因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研究,我对于剧场与社会连接的各种形式,有一些模糊的想象和近乎本能的兴趣。而在当时国内的戏剧环境里,我还没有接触到能令我的想象落地的戏剧实践形式。无论是墨守陈规,恪守斯坦尼心理现实主义原则的“主流”话剧,还是各种充满精英趣味的实验先锋作品,都不太令我感到兴奋。我模模糊糊觉得自己想要寻找一点新东西,但仅凭做博士论文时阅读过的一
详细...
分享
Bringing the Struggles of China’s Migrant Women to Life
2025-07-16
“The Life of Mulan,” an immersive drama that finished a nationwide tour in June, sought to force audiences to think like a migrant,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详细...
分享
求助|辍学女孩,只想和妈妈在一起
2025-07-16
没有什么「糟糕的事」是找不到原因的,但有时这种糟糕太过复杂,追溯尚来不及,就要处理它带来的后果。
芬芳是处理这些后果的女人,她的女儿佳佳13岁,从小被迫在没有一个亲人的环境中长大,两个「父亲」几乎抛弃了她,在经历校园霸凌之后,她不愿去上学了。芬芳长大得很艰难,在三十余年的生活里,已经和死神战斗过,也用自己的方式争夺过爱,但今天,她仍在面临困境。而女儿佳佳的生活,似乎也成为这些困境的延续。
详细...
分享
月经,该羞耻的不是我 |姐妹书写
2025-07-16
小时候月经初潮,用的是母亲不知从哪儿批发来的一大麻袋卫生巾,说不上的品牌,也没有长度、材质的区分,只知道是天蓝色的外观;
腹部疼痛的时候,她会到处去为我打听偏方,并相信一些如玄学般的行为操作方式,比如跨过一个有四个角的凹槽石块,或吃一些难以下咽的食材,和鸡蛋混炒;
详细...
分享
木兰花开2025第二季度工作报告
2025-07-16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依然和姐妹们一起度过,也一起面对生活的难题;我们记录、表达、创造,也继续回应身边真实的声音。在热闹与沉静之间,走过第二季度。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儿童性教育,尚在缺席与抵达之间
2025-07-16
在一个性别不平等仍然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我们不能祈求孩子仅依靠自己的探索,就能分辨对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多元的世界,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本身,并未为性别平等做好准备,从网络、广告、书籍到影视作品,缺乏平等意识的内容随处可见,他们身边的父母、老师和同伴,也很少接受过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
详细...
分享
月经,让我和你一较高下吧|姐妹书写
2025-07-16
趴着不行,气上不来;斜躺着不行,身体不得劲儿;仰躺着背,酸得难受……
昨晚不知道换了几万次姿势,那种疼痛不是刺痛,不是绞痛,不知道倒底怎么形容,闷闷的,绵延不绝,像波浪一样,下去一波,又一个浪头翻上来。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走进生命花园:一场关于生命、选择与责任的沉浸式体验
2025-07-16
2025年6月22日,在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一场关于生命与选择的奇妙旅程正在展开。在这里,6-11岁的孩子们将开启一段独特的戏剧探索之旅——他们时而闭着眼睛,用身体感受从"沙漠"到"冰面"再到"月球"的神奇变换;时而化身为破土而出的种子,体验生命成长的坚韧力量;时而又变成在塑料海洋中挣扎的小鱼,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是《走进生命花园》教育戏剧工作坊,通过戏剧游戏、角色扮演和创意互动,带领孩子们认识这个既美丽又复杂的世界,在体验中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详细...
分享
要说月经,它从来都不脏|姐妹书写
2025-07-16
关于月经的称呼,我们老家土话叫「过身上了」或者「来身上了」。
在中学时,月经一来,大家都说「我倒霉了」,言外之意是「我不能像平时一样想蹦就蹦、想跳就跳,没那么方便了」。到社会上了,大家会说「我亲戚来了」或者「我大姨妈来了」。
详细...
分享
征稿|我们不再绕开月经
2025-07-03
当你想起月经时,你会想起什么?
你想起疼痛——
腹部坠痛时不得不蜷缩其身体,有时,你甚至想要呕吐;
宫缩的阵痛让你两眼发黑,双腿不停颤抖;
一点轻微的风就能让你偏头痛,血液有时也会变成鼻血留下来;
有时你近乎要昏倒,有时止痛药也无能为力,疼痛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你迫切想要休息,
可是你听到一些声音说:有那么疼吗,真是矫情!
详细...
分享
光华:木兰社区温暖了我的童年
2025-07-03
2023年的时候,木兰花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件来自于一位大学生。他在木兰花开成立之初,曾经接受过木兰社区的服务。后来,他在网上看到了木兰的文章,当年的回忆涌上心头,于是他通过信件联系到我们,分享自己和木兰的故事。今年3月底,我们有机会和他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倾听他的故事,也和大家分享这份感动。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木兰,加入木兰,共同守护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和他们一起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详细...
分享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一起写字,很开心啊
2025-07-03
三月-四月的每周六上午,书法小组的成员们们都会相聚在木兰,开启一段美好的毛笔字书写时光。大家围坐在书桌旁,铺开宣纸,拿起毛笔,沉浸于笔墨的世界。还通过笔画接龙共同完成“福”字。最后,每人写一个“福”字作为纪念。这次活动让大家以字会友,收获友谊和成长。
详细...
分享
对这个词,我有其它的理解|三行诗小组第二课回
2025-06-20
春末之时,姐妹们像参与一个聚会一样,来到“一起写诗”小组,有时或许带着点“不会写诗”的忐忑,但“一起写诗”的小组里鼓励大家随手随笔书写并分享,姐妹们尝试练习,在生活中发掘素材,从现实和想象中去挑选跳跃的词句。
在课堂练习中,姐妹们把对比写进三行诗中。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 | “童趣无限,心灵共振”——2025木兰六一桌游派对
2025-06-20
六一儿童节,属于每一个孩子,更唤醒了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童真。2025年5月31日下午四点,东沙各庄广场化身为一座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欢乐六一,趣味桌游大派对”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本次活动以“儿童友好”为核心理念,通过精心策划和自主参与,为社区儿童及家庭带来一场集趣味性、参与感与成长体验于一体的盛会。
详细...
分享
一个人的更年期|姐妹书写
2025-06-20
长期以来,更年期的女性被粗暴地冠以情绪不稳定的标签,它自然地滑入“羞耻”“消极”“不适“隐讳”的负面认知中,被忽视和被孤立。社会仍然很难将更年期所遇到的种种境遇和困难当作应该得到医学和心理学严肃对待的存在,而身边人能够从不解到理解和重视,也是一种艰难的转变。
女性绝经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围绝经期也称绝经过渡期,这个时期通常在女性四十岁左右开始。围绝经期期间,雌激素水平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月经周期可能出现不稳定,也可能出现潮热、睡眠问题和阴道干燥等类似更年期的症状,通常持续2-8年。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包粽子、编彩绳,过端午啦!
2025-06-20
当艾草的清香萦绕鼻尖,五彩绳在手腕轻轻摇晃,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翩然而至。2025 年端午节,木兰的姐妹和孩子们又聚在一起包粽子啦。欢声笑语中,大家共同编织了一段难忘的端午记忆!
详细...
分享
活动回顾 | 神奇的科普实验,探索科学的无限可能
2025-06-20
每周六下午,木兰的儿童科学兴趣小组总是热闹非凡。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姐姐哥哥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实验材料,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场奇妙的科学之旅。
活动中,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哥哥姐姐们演示各种有趣的实验。从神奇的化学反应到奇妙的物理现象,每一个实验都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法表演。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小脑袋里装满了“为什么”。在互动环节,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小心翼翼地观察、记录,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这些科学小实验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每周的相聚,都
详细...
分享
4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